导读
「五险」是职场人最基础的保障体系,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领域。但许多人对五险的具体用途和缴费金额仍存在模糊认知。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详解五险的功能、缴费标准及注意事项,助你清晰规划个人保障。
一、养老保险:退休生活的基石
作用:养老保险为退休后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根据规定,累计缴费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0 - 55岁)即可领取养老金。2025年起新规调整,缴费年限将逐步提高至20年,2030年后每年递增0.5年,直至2039年全面实施。 缴费比例:
- 单位:工资总额的20%
- 个人:本人工资的8%
示例:若某员工月薪8000元,个人年缴费为 (8000×8%×12 = 7680元),单位年缴费 (8000×20%×12 = 19200元)。
二、医疗保险:抵御疾病风险
作用:覆盖门诊、住院、药费等医疗支出,报销比例因地区和医院等级而异(通常为50% - 90%)。退休后若累计缴费达规定年限(通常25年),可终身享受医保待遇。 缴费比例:
- 单位:工资总额的8%
- 个人:本人工资的2%
示例:月薪8000元员工,个人年缴费 (8000×2%×12 = 1920元),单位缴纳 (8000×8%×12 = 7680元)。
三、失业保险:失业期间的“安全网”
作用:非自愿失业者可申领失业保险金(最长24个月),并享受职业培训补贴。领取条件需满足缴费满1年且已办理失业登记。 缴费比例:
- 单位:工资总额的0.5%
- 个人:本人工资的0.5%
示例:月薪8000元员工,个人年缴费 (8000×0.5%×12 = 480元),单位缴纳同等金额。
四、工伤保险:职业伤害保障
作用:覆盖因工受伤、职业病导致的医疗费用、伤残津贴及工亡补助。个人无需缴费,全额由单位承担。 缴费比例:
- 单位:工资总额的0.2% - 1.5%(根据行业风险等级浮动)
示例:低风险行业单位按0.5%缴纳,月薪8000元员工,单位年缴费 (8000×0.5%×12 = 480元)。
五、生育保险:女性职工专属福利
作用:报销产检、分娩费用并提供生育津贴(按单位平均工资计发)。2024年起,生育险已合并至职工医保,但待遇不变,缴费仍由单位全额承担。 缴费比例:
- 单位:工资总额的1%
示例:月薪8000元员工,单位年缴费 (8000×1%×12 = 960元)。
年缴费总额测算(以某市2025年为例)
假设某市缴费基数下限为4000元,上限为20000元,某员工月薪5000元:
- 个人年支出:养老保险 (4000×8%×12 = 3840元) + 医疗保险 (4000×2%×12 = 960元) + 失业保险 (4000×0.5%×12 = 240元) = 5040元
- 单位年支出:养老保险 (4000×20%×12 = 9600元) + 医疗保险 (4000×8%×12 = 3840元) + 失业保险 (4000×0.5%×12 = 240元) + 工伤保险 (4000×0.5%×12 = 240元) + 生育保险 (4000×1%×12 = 480元) = 14400元
注意事项
- 缴费基数并非实际工资:按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低于基数下限按下限缴纳。
- 政策区域差异:各地报销比例、基数上下限可能不同(例如上海2025年基数下限为6000元)。
- 试用期权益:入职30日内单位必须办理五险,否则可向社保局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