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自贸区3.0版建设遇上边境贸易新浪潮,总部扎根广西的北部湾保险如何破局?从跨境货车司机手中的保单到农田上空的无人机查勘,这家本土险企如何在守护壮美广西的同时构筑东盟保险走廊?本文将带您探寻中国保险界「东盟先锋」的创新轨迹。
一、地缘深耕者的双轨布局
成立于2013年的北部湾保险,在广西政企联合推动下已成长为注册资金15亿的全国性保险机构。不同于传统险企的扩张路径,其发展轨迹始终紧扣两大主线:
- 边境线上的保险哨岗
在友谊关、爱店等口岸设立服务站,年均服务2.5万辆跨境车辆。越南籍货车司机陈文山体验过「5分钟出单」服务:「现在投保就像在自动贩售机买水那样便捷。」
- 东盟产业链的保险闭环
与越南邮电保险、五菱印尼公司共建风控体系,形成「整车出口+海外建厂+跨境物流」的全周期保障方案。2024年跨境电商物流险业务量同比增长210%。
二、产品矩阵里的民生温度
在官方互联网保险商城,这些产品持续霸榜:
- 电驴骑士的守护神:30元电动三轮车险承包了南宁90%快递员的出行保障
- 甜蜜产业链保险:从糖料蔗种植到食糖期货的「农险无忧」计划,累计覆盖290万亩农田
- 跨国劳务安心包:针对跨境建筑工人的「日计薪意外险」让中柬高铁建设者无后顾之忧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场景保险实验室」的成果:基于边境贸易数据开发的「关税履约保证保险」,成功解决中越水果商「先货后款」的信任难题。
三、重大项目中的保险硬实力
2024年两大标杆性工程彰显着险企担当:
- 西部陆海新通道保障计划
为平陆运河建设提供8.2亿风险保障,创新推出「航道施工责任险+生态修复险」组合产品。
- 数字农险攻坚战
在钦州试点卫星遥感查勘系统,蔗田受灾定损时间从7天缩短至8小时。蔗农黄大姐感慨:「无人机飞一圈,赔付款次日就到账了。」
四、向海图强的2025路线图
站在成立12周年的新起点,北部湾保险的战略图谱愈发清晰:
- 智慧服务升级:年内上线AI核保机器人,车险理赔将实现「视频直连、秒级定损」
- 东盟辐射计划:在柬埔寨金边筹建东南亚服务中心,试水「人民币保单结算」
- 绿色金融突破:开发中国-东盟碳汇交易履约保险,助力区域碳中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