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文读懂重疾险与百万医疗险的核心差异与互补作用,帮你科学配置家庭健康保障。
重疾险和百万医疗险的区别(2025最新权威解答)
一、赔付方式:确诊即赔 vs 实报实销
重疾险采用定额给付模式,当被保险人确诊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如癌症、严重脑中风后遗症等)且符合赔付条件时,保险公司会一次性支付约定保额。这笔钱不限定用途,可覆盖医疗费、康复支出或弥补收入损失。
百万医疗险则属于报销型保险,需凭医院开具的费用清单申请理赔,且报销总额不超过实际医疗支出。例如肺癌治疗花费60万元,扣除1万元免赔额后可按100%报销59万元。但患者需自行垫付费用,且非合同范围内的检查项目或特需病房可能无法报销。
二、保障范围:精准狙击 vs 全面覆盖
重疾险的保障严格限定于合同列明的疾病,最新产品通常覆盖120 - 130种重大疾病及轻/中症(如原位癌)。赔付仅触发于确诊特定疾病,不保障一般住院或门诊手术。
百万医疗险覆盖范围更广,涵盖住院医疗、特殊门诊(如化疗)、住院前后门急诊、门诊手术等,且不限疾病类型。例如意外骨折、急性阑尾炎住院均可报销。但因健康告知严格,既往症(如投保前已存在的甲状腺结节)通常被免责,且存在1万元免赔额门槛。
三、保障期限:长期锁定 vs 短期灵活
重疾险可选保至70岁/终身,费率固定。30岁男性投保50万保额至终身,年缴约5000 - 8000元,缴费20年后终身享受保障,不受产品停售影响。
百万医疗险多为1年期产品,当前市场出现少量保证续保20年产品(如某网红医疗险)。但续保需通过健康审核,若产品停售或发生过重大理赔可能无法续保,55岁以上人群保费会显著上涨。
四、功能互补:收入补偿 + 费用兜底
重疾险的核心价值在于补偿收入中断风险。例如工程师确诊胃癌获赔50万,可用于偿还房贷、支付护工费用或家庭日常开支,避免因病返贫。
百万医疗险的核心作用是转移高额医疗支出风险。质子重离子治疗癌症单疗程约30万元,医保不报销,百万医疗险可覆盖此类尖端疗法费用。
理想方案是组合配置:百万医疗险报销治疗费,重疾险赔付金维持家庭财务稳定。预算有限可优先配置百万医疗险(年缴300 - 500元),再逐步补充重疾险。
五、2025年投保建议
- 年龄适配原则:50岁以下优先选择百万医疗险转移大额医疗风险;30 - 45岁家庭经济支柱应强制配置重疾险,保额不低于3 - 5倍年收入。
- 健康告知红线:投保前如实告知体检异常(如肺结节、血糖异常),避免理赔纠纷。智能核保系统可快速评估承保概率。
- 产品迭代观察:关注可附加特定疾病多次赔的重疾险(如癌症二次赔)、含CAR - T疗法保障的百万医疗险,匹配最新医疗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