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从农险破局到全场景护航,这家扎根县乡的“中华”字号险企如何与时代同频?
在新疆阿克苏的棉花田旁,棉农老张刚用手机完成了今年种植险的续保。他或许并不知道,承保这份保单的中华联合财险,正是38年前为解决边疆农牧业风险而诞生的“国家试验田”。2024年,这家带有特殊使命的险企实现原保费收入733.7亿元,服务网络已悄然渗透至全国2800余个县乡。
深耕车险市场,中华联合财险推出的“VIP服务体系”正在改写行业规则。车主王女士在剐蹭事故中体验到了“闪赔”服务:“从报案到收到赔款仅用87分钟,比外卖送达还快。”这背后是覆盖全国的3000多个服务网点构筑起的响应网络,以及智能定损系统的实时运转。数据显示,其车险客户续保率连续三年保持12%以上增长,新能源车专属险种覆盖率已达行业前三。
在健康保障领域,“新百万E保医疗险”刚上线就引发热议。产品设计师李经理透露:“我们在300万保额基础上新增了重大疾病零免赔条款,投保用户中县域居民占比达41%。”这种城乡均衡的产品布局,恰与中华财险“营业网点跟着人走”的战略不谋而合。截至目前,其意外健康险已为超6200万人次提供保障。
农险方面,中华联合财险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内蒙古通辽的玉米产量指数保险、山东寿光的蔬菜价格险、江西赣南的柑橘气象险...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创新险种,正通过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精准承保。仅2024年就为1.2亿亩耕地提供风险保障,赔款支付时效较三年前缩短56%。内蒙古分公司的赵总感慨:“我们开发的‘智慧畜牧险’能通过耳标监测牛群健康,牧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投保。”
行走在街头巷尾,那些深红色招牌的中华财险网点早已融入社区肌理。当你在腾冲温泉酒店看到财产险宣传册,在成都地铁站遇见驾乘意外险广告,在嘉兴乡村文化礼堂听到防诈宣讲...或许这正是“中华”二字的重量——它不仅是个品牌标识,更代表着38年淬炼而成的责任担当。
(关注中华财险官方公众号,获取最新保险产品动态及防灾减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