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深耕数字化转型的华农财险,凭借轻资产战略与科技赋能,在2024年实现保费收入44.2亿元,走出中小险企高质量发展特色路径。
夏日的广州黄埔区知凤街15号内,华农保险总部的数字化作战大屏正实时跳动着全国11省70余家机构的业务数据。这家成立19年的财产险公司,去年以超行业均值3倍的人均产能引发关注,更凭借综合成本率102.5%的佳绩逼近承保盈亏平衡线。在董事长苏如春“数智化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的论断下,华农保险正颠覆传统险企重资产运营模式。
从理赔现场到云端服务,科技引擎轰鸣作响。当河南农户张建军上个月通过APP三分钟获得小麦险理赔时,距离他360公里外的郑州分公司机房内,AI风控系统刚完成第280万次反欺诈扫描。“我们重构了保险价值链,2024年客户线上自助服务占比已达83%。”一位技术负责人指着布满专利墙的办公区说道。这里曾诞生出业内首个全线上化农险定损平台,也是公司连续斩获“中国保险科技100强”等16项数字化转型大奖的技术策源地。
轻资产的战略选择令其发展步履轻盈。不同于同业盲目扩张,华农保险聚焦农险、车险、意健险三大核心板块,仅在甘肃、云南等农业大省就布设了47个三农服务站。某第三方评估报告显示,其农险产品响应时效较行业平均缩短42%,特有的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已覆盖97个县域。“每降低1%运营成本,就能让利2000万元给消费者。”财报中的这段注释,解释了公司连续三年客户满意度提升17%的底层逻辑。
市场正用脚投票。随着湖北、内蒙古等地的分支机构纳入三年规划,这家总部位于大湾区的险企加速编织全国服务网络。在刚刚落幕的亚非保险峰会上,华农保险“数字+场景”的生态模式引发新加坡、阿联酋等国同业考察意向。当被问及未来战略时,苏如春的回应仍带着技术派的务实:“所有创新都要回归两个原点——让保险更普惠,让风险更可控。”
(延伸阅读:登录华农保险官网www.chinahuanong.com.cn可获取最新乡村振兴保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