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从岷江之滨到川西高原,从千年蓉城到藏羌秘境,平安产险四川分公司用28年的时光刻度,在巴蜀大地上书写着保险守护的故事。作为四川省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这支金融铁军不仅构建起覆盖全川的立体化服务网络,更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出覆盖乡村振兴、智慧交通、绿色经济的多元保障方案。截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为全省创造就业岗位超5000个,年度赔付金额突破60亿元,相当于每分钟为客户支付1.14万元风险保障金。
一、淬炼专业之剑:全周期风险管理体系
1.1 智慧基建的护航者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成都地铁智慧运维系统格外引人注目。2025年初,平安产险工程师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地铁轨道的应力变化,提前72小时预警某标段沉降风险,避免3.2亿元经济损失。这已是公司为成都地铁提供风险保障的第15个年头,累计承保线路总里程突破650公里。
1.2 数字农险破壁者
在凉山州昭觉县,数字农险示范田的电子围栏系统正动态监控作物长势。借助遥感+区块链技术,2024年水稻干旱险实现24小时闪电赔付,3.6万农户通过手机端实时查看定损数据。目前公司在全川布局256个三农服务站,农险保费规模突破8亿元。
二、创新服务之翼:客户价值升维工程
2.1 车险服务的温度革命
针对318国道复杂路况,公司创新推出「天路守护」组合险。海拔计+北斗定位设备实时监测车辆状态,2024年成功实施高山缺氧预警47次,远程指导司乘人员脱险。成都南三环数字理赔中心可实现15分钟现场响应,车物损案件平均结案周期缩短至2.3天。
2.2 综合金融生态圈
某锂电龙头企业近期获得平安「碳中和」全案服务:不仅获得26亿元财产险保障,更通过绿色债券发行融入18亿元资金。这种「保险+融资」模式已服务全省167家新能源企业,带动产业链投资超300亿元。
三、践行责任之诺:社会价值创造系统
3.1 防灾减损共同体
2025年汛期前夕,公司在乐山建成首个社区级洪涝预警中心。通过水位感应器与市政系统联动,提前72小时转移群众4200人次,减少洪灾损失约1.7亿元。该模式计划三年内推广至28个重点区县。
3.2 金融惠民新范式
针对藏区牧民推出的「牦牛保险+」项目颇具特色:每头牛植入生物芯片,既能实时定位,又可作为融资凭证。2024年帮助256户牧民获得低息贷款1900万元,牲畜死亡率下降12个百分点。
四、智见未来:数字新基建布局
当前,公司正加速「保险元宇宙」建设。在德阳重装基地,工业机器人VR查勘系统可将设备拆解至纳米级;泸州智慧港口AI风控平台,能提前7天预测货物霉变风险。预计到2026年,全流程自动化率将提升至83%,服务响应速度再提速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