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董事长围绕数字化转型、普惠服务、风险防控等核心议题,系统阐释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与民生保障新举措。
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董事长解读数字化转型战略与实践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董事长在2025年最新访谈中强调,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保险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需求的必然选择。公司通过构建智能化核保系统,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将车险理赔时效缩短至平均28分钟,健康险在线投保率提升至93%。此外,董事长特别提到“智能风控平台”的上线,使得农业保险的灾害评估精度提高40%,帮助300万农户实现精准理赔。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更重新定义了保险行业的科技赋能模式。
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董事长谈普惠保险产品创新与民生保障
针对“惠民保”产品的迭代升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董事长披露了三个创新方向:一是扩展特药目录至180种新特药,将罕见病治疗纳入保障范围;二是建立动态保费调整机制,实现“低保费、高杠杆”的可持续运营;三是打通医保数据壁垒,实现“一站式”理赔结算。董事长以深圳“惠民保2025版”为例,说明该产品覆盖人群已突破800万,有效缓解群众大病医疗负担。这类普惠保险的蓬勃发展,印证了“保险姓保”的核心价值理念。
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董事长阐述风险防控体系构建路径
在ESG风险管理领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董事长提出了“三维防控体系”:建立气候模型实验室精准评估台风洪水风险,开发绿色债券违约保险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首创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险助力生态修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区块链技术的深度应用,公司已将1600万份保单信息上链,实现核保数据实时核验,从源头上遏制了保险欺诈行为。这种科技与风控的深度融合,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风险防控范本。
四、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董事长展望行业趋势与绿色金融布局
面对“双碳”战略目标,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董事长宣布推出三大绿色金融产品:光伏组件效能保险保障新能源发电收益,碳汇价格指数保险维护林业生态价值,蓝色保险护航海洋经济发展。在养老金融领域,公司创新开发的“时间银行保险”,通过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兑换养老保障权益的模式,已吸引32万社区居民参与试点。董事长特别指出,未来将深化“保险+健康管理”生态圈建设,通过可穿戴设备实现健康风险前置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