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三险是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三种基础社会保险,但公众常将其与“五险一金”混淆,本文将以2025年政策为依据,系统解答这一问题。
一、三险是哪五种保险?基础保障需辨明
“三险是哪五种保险”这一表述存在常见认知误区。实际上,“三险”指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的三类法定社会保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之所以出现“五种保险”的疑问,是因为许多人将“三险”与“五险一金”概念混淆。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五险”是在三险基础上增加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而“一金”指住房公积金。因此,三险仅包含三种保险,五险才是包含五类险种的完整保障体系。
二、三险是哪五种保险?深度解析三大险种功能
-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旨在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求。参保人员累计缴费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2025年最新政策中,单位缴纳比例多为16%,个人承担8%。不同地区可根据经济情况调整比例,例如上海、深圳对高新企业有阶段性费率优惠。
- 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覆盖门诊、住院等医疗费用报销,部分地区还支持慢病管理。单位缴纳比例通常为6%-8%,个人缴纳2%。需注意的是,医保报销范围与起付线由各市医保局定期更新,如北京市2025年起将罕见病用药纳入特药报销目录。
- 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为非自愿失业人员提供最长24个月的补贴,金额与缴费年限挂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0.5%-2%和0.5%。2025年新修订的《失业保险条例》明确,灵活就业人员可通过自主参保方式享受同等待遇。
三、三险是哪五种保险?与五险一金的区别
三险与五险的核心区别在于保障范围:
- 三险(养老+医疗+失业):侧重个人长期风险和基本生存保障,缴费主体为个人和单位。
- 五险(三险+工伤+生育):覆盖职业风险和生育医疗费用,其中工伤与生育保险由单位全额承担。
以工伤保险为例,职工发生工伤后,可申请医疗费用报销、伤残津贴等补偿;生育保险则涵盖产假津贴和分娩费用。住房公积金虽非法定强制险种,但多数企业会为职工缴纳,用于购房贷款、租房补贴等。
四、2025年三险政策最新调整要点
-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深化
2025年起,各省养老保险基金统一归集至中央账户,确保养老金足额发放。异地转移接续手续简化为线上“一键办理”。
- 失业保险扩面至新业态劳动者
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灵活就业群体可通过“社保通”APP自主参保,缴费基数按实际收入核定。
- 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享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余额可用于直系亲属的医疗费用支付,覆盖范围扩大至定点药店购药。
五、常见误区与参保建议
误区1:“三险包含生育险” 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仅缴纳三险而忽略工伤和生育保险。但根据《社会保险法》,企业必须为职工缴纳五险,违规者可向当地社保局举报。
误区2:“缴费基数越高越好” 缴费基数上限通常为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超出部分不纳入统筹账户。建议中高收入者补充商业保险。
参保建议:
- 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查询参保状态;
- 跨地区就业时及时办理转移接续;
- 灵活就业人员可申请社保补贴(最高返还缴费额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