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从车险快赔到乡村振兴,从数字服务到健康保障,这家扎根河北的保险公司正以"保险+"创新模式重塑地方民生服务体系。
七月流火的石家庄,燕赵金融大厦会议厅内响起热烈掌声。燕赵财险董事长卢川在"保险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上宣布,由该公司首创的"大名模式"已为邯郸农业产业链注入1.2亿元风险保障资金。这个数字背后,折射着这家地方险企在行业剧变中的独特突围路径。
作为河北省唯一全国性保险法人机构,燕赵财险注册资本20.25亿元的硬实力背后,藏着更动人的故事逻辑。在雄安新区建筑工地,该公司首创的"工程保险+智慧监理"系统实时监控着3000多个风险点;张家口风电项目的专属保障方案刚获评行业创新奖;就连119元/年的"燕赵健康保",也在服务着省内87个区县的慢病人群。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雄安新区建设",这家险企的十年轨迹恰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当年在邢台暴雨中首创的"一小时闪赔"服务,如今已升级为全流程线上车险理赔系统。"我们的查勘员常年在太行山区穿梭,最远的定损点距离县城120公里。"一位基层员工回忆道。这种"毛细血管"式的服务网络,让其在2024年河北省车险服务评分中蝉联榜首。
最新的突破发生在金融创新领域。"投保生猪养殖保险的农户,最高可获得保单价值70%的贷款额度。"负责"保险+信贷"项目的总经理透露,这项在邯郸试点的创新模式,已带动当地饲草种植面积扩大3倍。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数字化布局——官网的AI客服能识别河北12种方言,微信小程序日均处理8000宗自助理赔。
当被问及未来发展,卢川给出两组数据:2025年上半年农业保险保费同比增长46%,健康险用户复购率达82%。"保险不该是冰冷的数据,而是有温度的守护。我们正在研发社区型保险服务站,让60岁以上老人能在家门口办业务。"这番表态,恰与近期监管部门强调的"普惠保险"方向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