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缴费比例地域差异图谱
养老保险执行省级统筹制度,2025年全国呈现两种主流缴费模式:
- 基准比例模式(适用90%省份)
- 单位费率:16%(黑龙江省、山东省等)
- 个人费率:8%(全国统一标准)
- 经济特区补贴模式(深圳/珠海等地)
- 单位费率:14%(财政补贴2个百分点)
- 个人费率:8%(维持不变)
⚠️ 特殊提醒:苏州市工业园区试点「分段累进费率」,月薪超2.5万部分单位费率上浮至18%
二、缴费基数三大核定维度
基数计算直接影响实缴金额,2025年执行标准:
核定标准 | 计算公式 | 封顶/托底线(以江苏为例) |
---|---|---|
单位基数 | 上年职工月薪总额 | 上限:23118元 |
个人基数 | 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 下限:4250元 |
灵活就业人员 | 当地社平工资60%-300%自选 | 需额外承担原单位比例 |
🔥 重要参考案例:上海某程序员月薪3.6万元,养老保险月缴构成:
- 单位承担:36000×16%=5760元
- 个人承担:36000×8%=2880元
(封顶基数23118元地区按上限计算)
三、新旧政策过渡期处置方案
2025年需特别关注两项改革:
- 跨省转移接续比例补差
转入单位缴费比例低于转出地时,差额部分需通过「企业年金」补足
- 灵活就业保护新规
外卖骑手等新业态从业者可按「基准比例70%」参保,单位需通过平台购买补充保险
四、易混淆问题权威答疑
问题1:工资单显示单位缴14%是否违法? 👉 属合法情形:珠三角地区执行《湾区社保协同发展条例》可下浮2个百分点
问题2:兼职收入如何计算基数? 👉 需合并所有劳动关系收入,超过3万元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
问题3:年终奖是否纳入基数? 👉 一次性奖金单独按1/12折算,与基本工资分别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