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核心成员,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国寿”)自1996年产寿险分业经营以来,始终以服务“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为己任。截至2024年末,公司凭借743.3亿元总保费规模、覆盖全省的663家服务网点和6.26万人的专业队伍,持续领跑江苏寿险市场。本文从科技赋能、绿色转型、普惠民生等维度,解读这家金融央企如何书写新时代的“江苏答卷”。
一、数字基石筑牢发展高地
在南京鼓楼区中山路129号的中南国际大厦13楼,江苏国寿的数字化指挥中枢正全天候运转。通过区块链智能理赔系统的部署,客户报案到赔款到账的平均时效压缩至2.1小时,重大案件实现“秒级响应”。公司深度参与的“智慧医保”平台,已服务全省2200万城乡居民,累计处理医疗结算数据超1.2亿条,单日峰值处理能力达87万笔。
科技创新更延伸至产品研发端。针对省内2367家战略新兴企业,专属定制的“科创人员综合保障计划”覆盖研发全流程风险,累计提供1539.1亿元技术成果转化保障。在苏州工业园区,科技保险助力80%以上的独角兽企业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突破。
二、绿色生态浇灌幸福之花
南京栖霞区尧化街道的新城路服务网点,绿色金融展示窗口引人驻足。2024年,江苏国寿为省内1667家环保企业定制污染责任险,风险保障总额达379.86亿元,较上年增长101.09%。在盐城湿地、太湖流域等生态敏感区,首创的“碳汇指数保险”实现生态修复与保险赔付的动态联动。
依托遍布全省的60个“绿色服务站”,公司推出全国首单竹林碳汇遥感监测保险,通过卫星遥感技术精准评估22.6万亩竹林的固碳效能。这类创新产品已累计为社会提供18万亿元环境风险保障。
三、温情守护织密民生保障网
走进浦口区泰山街道的弘阳时代中心服务大厅,老年专属服务窗口日均接待400余人次。截至2024年末,公司构建的全生命周期保障网络已为298万学子提供1.19万亿元学平险保障,并通过补充工伤保险覆盖3491家企业。
在医疗健康领域,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惠及262.4万人次,单人最高获赔119.8万元。针对老龄化社会痛点开发的“安康关爱行动”,服务触角延伸至全省1395.9万老年群体,长期护理保险覆盖13个设区市的1150万人。
四、根基建设锻造服务硬实力
江苏国寿在全省构建“15分钟服务圈”:
- 战略枢纽:南京鼓楼区汉中路88号的总部大楼
- 科创中心:建邺区万达广场C座18楼的数字研发基地
- 区域支点:江北新区美利广场、江宁区金箔路619号等10个市级服务中心
依托这支6.26万人的专业队伍,公司持续开展“星光守护”服务品质提升工程,2024年客户满意度达98.7%,智能服务分流率突破82%。
从扬子江畔到黄海之滨,江苏国寿正以金融活水滋养万千家庭。当科技创新的键盘声、绿色发展的拔节声、民生改善的欢笑声在江淮大地交响,这家驻苏央企用实际行动证明:保险的温度,应当镌刻在百姓真切可感的生活图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