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五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总称,构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为劳动者提供基础生存保障与职业风险防护。
五险是哪五种保险(2025最新权威解答)
一、五险是哪五种保险?2025年政策最新解读
根据《社会保险法》及2025年最新政策,五险指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国家强制实施,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缴费责任。
- 养老保险:通过长期缴费积累养老金,保障退休后基本生活。2025年起新参保人员需注意,最低缴费年限逐步上调至20年。
- 医疗保险:报销医疗费用,覆盖门诊、住院及药品支出,退休后若缴费达标可终身享受待遇。
- 失业保险:为非自愿失业者提供临时生活补助和职业培训支持。
- 工伤保险:覆盖工作期间或特殊情形下的意外伤害、职业病,提供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 生育保险:为女性劳动者提供产假津贴、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及产前产后保障。
二、五险是哪五种保险?各险种的核心作用与覆盖场景
1. 养老保险:退休生活的“安全垫”
养老保险通过长期缴费为劳动者提供退休后稳定的收入来源。根据政策,2025年前已缴满15年且退休的人员仍按原标准领取;2025年后新参保人员需逐步满足20年最低缴费年限。例如,月薪1万元的职工,单位缴纳约2000元/月,个人缴纳800元/月,退休后养老金水平与缴费年限和基数直接相关。
2. 医疗保险:疾病风险的经济“减震器”
覆盖门诊、住院、药品等费用,报销比例可达50%-90%。以某三甲医院住院为例,总费用5万元,医保统筹支付3.5万元,个人仅承担1.5万元。此外,多地已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便利度显著提升。
3. 失业保险:失业过渡期的“缓冲带”
非因本人意愿失业且缴费满1年的劳动者,可申领最长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为当地最低工资的80%-90%)。例如,上海市2025年失业保险金为2175元/月,同时提供免费职业培训。
4. 工伤保险:职业伤害的“防护网”
覆盖工伤认定、医疗费用全额报销、伤残津贴及工亡补助。2025年工亡补助标准已提升至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约100万元)。
5. 生育保险:女性权益的“守护者”
提供至少128天产假(多地延长至158天),生育津贴按单位平均工资计算。例如,某职工月薪8000元,产假期间可领取约3.4万元津贴,另报销产检、分娩等医疗费用。
三、五险是哪五种保险?2025年参保政策与高频问题
1. 缴费基数与比例
- 养老保险:单位16%-20%,个人8%(以工资为基数)。
- 医疗保险:单位8%-10%,个人2%。
- 失业保险:单位0.5%-1%,个人0.5%。
- 工伤保险:单位0.2%-1.9%(行业风险决定),个人不缴费。
- 生育保险:单位0.8%-1%,个人不缴费。
2. 常见疑问解答
- 试用期需缴五险吗?
需缴纳。根据《社会保险法》,用人单位须在员工入职30日内办理参保。
- 换工作断缴怎么办?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支持累计缴费,失业保险需连续缴费满1年。生育保险需连续缴费9-12个月方可享受待遇。
- 自由职业者如何参保?
可参加灵活就业社保,含养老、医疗保险,部分地区允许单险种缴纳。